本站
非官方網(wǎng)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 答E給3分,B給2分,A給1分,答CD不給分。(A“也暗批了他們傳宗接代的傳統(tǒng)思想”依據(jù)不足; C“實際這都是小張的借口,他并不真想回去”錯;D“從骨子里就沒看得起張叔張嬸”沒有依據(jù)。)
(2)①突出了張叔張嬸渴望見到孫子的心情。(2分)②引出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2分)③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2分)
(3)①疼愛兒子。多次準備,盼望孩子回家;處處為兒子著想。②勤勞。張叔和張嬸比以往起得更早,睡得更晚。③節(jié)儉。他們只是喝一口從家里帶來的涼開水。④講禮數(shù)。兒子結婚時,張叔強調“咱必須得拿點錢”;張嬸提醒張叔,別忘了那倆紅包。⑤寬厚(寬容、忍讓)。想見孫子,沒有真切的見到,卻不責備,有淚自己流。(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4)①小說的人物分別在城市和農(nóng)村,地域上有距離。②小說中小張的家庭和妻子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有距離。③以張叔和張嬸為代表的農(nóng)民和妻子家為代表的城里人有精神和文化上的距離。④小張和父母,妻子和公婆,親家之間有親情上的距離。(每點2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1)答B(yǎng)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A、E不給分。(5分。多選不給分。D項“畢生致力于”有爭議,居原文第三段可知。A項“有些人因此認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不準確。將可能性當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觀推斷當作客觀事實,原文是“也許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頑不化”。 E項“支持胡適的說法,受到了胡適的賞識”無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沒有這樣說,“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點”也不太準確,原文是“四兄周祜昌囑周汝昌查證”。)
(2)①翻譯方面:把《文賦》《二十四詩品》譯成英文,把《西風頌》以《離騷》文體譯成中文。②書法方面:創(chuàng)立周體法書,研究成果受鑒定書家的肯定。③紅學方面:《紅樓夢新證》將《紅樓夢》實證研究體系化、專門化,出版紅學研究專著47部。(6分。每點2分,概括出一方面并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明,或舉出每一研究領域的兩個例子來說明也可。照抄原文沒有概括的視情況扣1—2分。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話,第二、三、六自然段內(nèi)容,若有學生答案概括出“古典文學或詩詞方面”,并舉出最后一段的詩來說明,可給1分;沒有概括只舉例,或有概括沒舉例,不給分。)
(3)①母親的影響,常聽母親講《紅樓夢》故事,看到古本《石頭記》;②胡適的影響。對胡適考證文章的查證讓他興奮,胡適與他書信交往;③對中華文化的喜愛,《紅樓夢》是中華文明的真命脈。(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兩點原因,而第三點要特別關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說。)
(4)①個人的稟賦:與生俱來的強烈求知欲和過目不忘的聰慧。②他人的幫助:得到了解或研究紅學的母親、兄長及胡適的幫助。③執(zhí)著的態(tài)度:對紅學研究的專注、癡迷,甘受挫辱,失聰失明卻堅持研究。④深厚的學識:在書法、詩詞等中華文化上有精深造詣,奠定研究紅學基礎。(8分,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8分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沒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據(jù),也可酌情給分。)
13.A 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內(nèi)容、實質不變。
改弦易轍:比喻改變原來的方向、計劃、辦法等。
改弦更張:比喻改變方針、計劃和方法,以糾正偏差或錯誤。
“ 改弦易轍”語義較“改弦更張”重,多指方向、道路、路線或其他根本的改變。
14.B (A“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喜愛是毋庸置疑的”結構混亂;C“選出”和“行為”搭配不當,“列車”做“行為”的定語不當,最后一句無明確主語;D介詞“自……以來”誤用導致主語缺失)
15.D (①應緊接在③后,④是對①的展開說明)
16. 質疑者:①影響一些學生進行藝術學習和體育訓練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②取消后,高校選拔人才的標準過于單一,不夠科學全面。
贊成者:①特長生加分政策造成錢權交易及弄虛作假等現(xiàn)象,敗壞了教育風氣和社會風氣。②取消加分有利于維護高招的公平和公正。
17. 答案:①有人被“什么”(或有人被“怎么樣”)(2分)
②必定有一方在壓制別人(2分)
③而剝奪他們這種權利的(2分)
18.作文
立意參考:
1、創(chuàng)新思維。“冰桶挑戰(zhàn)”在慈善募捐的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發(fā)起者把它設計為一個既好玩又有意思的營銷活動,并且有別于傳統(tǒng)的公益項目,這給未來其他公益活動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從結果來看,這種創(chuàng)新形式的活動是非常成功的,收到了大量的捐款,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2、與時俱時。“冰桶挑戰(zhàn)”借助了社交網(wǎng)絡和短視頻的快速傳播能力,給公益活動植入了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從這方面來講,ALS公益協(xié)會所搞的慈善活動能夠與時俱進,突破傳統(tǒng)做法,借助現(xiàn)代科技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病癥,喚起世人同情心。因此,吸引了眾多名人參加,而名人效應帶來連鎖反應,又帶動了更多人參加,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行良善之舉,應勿違本心。按照規(guī)則完成“冰桶挑戰(zhàn)”的人等于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企圖用相同的道德判斷要求或者綁架其他人。被點到的人只有兩種已規(guī)定好了的選擇,而不能有第三種選擇,盡量內(nèi)心不一定情愿,但礙于面子或輿論壓力往往只能就范。這實際上是一種“逼捐”行為。問題是,任何公益和慈善均應發(fā)自自愿,不管參與與否,以及如何參與,都應有更多地選擇,而不是看著別人的評價和臉色行事。
4、做事應行正道,循正理。在活動中一些名人在傳播公益的同時夾帶“私貨”,借機宣傳自己的公司和產(chǎn)品,這使得該活動沾染了娛樂和浮躁之風氣,有偏離主題、違背初衷之嫌。因此,做事的時候不要刻意追求所謂的新奇或與眾不同,以致于方向或結果“跑偏”,違背了初衷。
參考譯文:
【文言文參考譯文】
繆昌期,字當時,江陰人。作諸生時有盛名,萬歷四十一年考中進士,后改任庶吉士,這時年齡已五十二歲了。張差梃擊東宮事件,劉廷元首先說是瘋癲,劉光復附和他,上疏攻擊揭發(fā)的人,說不應當驚詫地把它當作奇貨,以此取得首功?姴趹嵟,對朝士說:“奸徒攻擊東宮太子,這是何等大事,卻用‘瘋癲’二字庇護天下的亂臣賊子,用‘奇貨元功’四字辱沒天下的忠臣義士!”劉廷元之流聽到他的話,深深地忌恨他。給事中劉文炳彈劾大學士吳道南,于是暗中詆毀繆昌期。當時他剛任檢討,劉文炳第二次上疏公開攻擊,繆昌期就稱病離職了。天啟元年繆昌期回到朝廷。劉一燝以次輔當權。這年冬天,首輔葉向高到任。小人向葉向高離間劉一燝,說劉一燝想阻止他來京,葉向高不高興。恰逢給事中孫杰秉承魏忠賢旨意,彈劾劉一燝和周嘉謨,魏忠賢立刻傳旨準許流放。繆昌期急忙拜見葉向高,極力申說二人是受先帝遺詔的重臣,不可輕易流放,內(nèi)宮傳旨不可遵奉。葉向高生氣地說:“皇上所傳,怎敢不遵奉?”繆昌期說:“你是三朝老臣。剛到朝廷那天,拿自身去就力爭,一定能成功。如果一傳旨就流放兩位大臣,以后天子行事不加節(jié)制,便再也不能阻止了。”葉向高沉默不語。繆昌期于是詳細陳說劉一燝質樸正直沒有其他企圖,葉向高怒意稍微緩解。恰逢顧大章也為此事向葉向高進言,劉一燝才得以平安離去。楊漣彈劾魏忠賢的奏疏呈上,繆昌期正好拜見葉向高。葉向高說:“楊先生這奏疏太輕率。魏在皇上面前時有扶正,這道疏果真施行,怎能得到這種小心謹慎的人在皇上的身邊?”繆昌期驚愕地說:“誰說這樣的話來誤導你?可以處斬。”于是葉向高秘密呈上揭帖,請求皇帝允許魏忠賢辭去,魏忠賢大怒。恰逢有人說楊漣的奏疏是繆昌期代為起草的,魏忠賢于是對他深恨不可解。到葉向高離去,韓爌執(zhí)政,魏忠賢趕走趙南星、高攀龍、魏大中及楊漣、左光斗,韓爌都寫揭帖懇留。魏忠賢和他的同黨認為實際上是繆昌期在左右他們。而繆昌期在眾人離開京城時,全都送到郊外,拉著手嘆息,因此魏忠賢更加仇恨他。天啟五年春天,繆昌期因汪文言案件訟詞牽連,被削去官職傳訊審問。魏忠賢怨恨不能解除。第二年二月,又在其他奏疏中譴責繆昌期已經(jīng)削去官籍仍然穿官服乘官車延請賓客,命令緹騎逮捕審問。過了一個月,又把他列入李實疏中,投入欽犯牢獄。四月底,死在獄中。
語文學習 http://e-deep.com.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