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網(wǎng)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題。(25分)
1956年的債務
鐵凝
父親臨終的時候,托付給萬寶山一件事:1956年,父親很肯定地回憶說,就是萬寶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事李玉澤借過錢。父親說,好像就是你媽去醫(yī)院生你,家里錢沒湊夠,我就找當時住對門的李玉澤借了五塊錢。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無論如柯,你要親手替我把錢還上。
父親見他點了頭,吃力地撐起身子,從枕頭底下抽出一個皺皺巴巴的牛皮紙信封托在手掌上說,五塊錢按定期存款五十三年算利息,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我記得是百分之五,加起來是58塊左右。這一陣我天天計算這五塊錢的利息,大概不會錯。
萬寶山將輕而薄的信封疊了個對折塞進衣兜,他無心核對信封里那連本帶息的錢數(shù),都五十三年了,多一分少一厘的真那么重要嗎?這時,已經(jīng)躺上枕頭的父親突然又奮力抬起身子,沖他的六娃張開了兩條胳膊。那像是一種乞望,好比兒童對大人撒嬌時要大人抱抱;蛘吣且彩且环N對托付之事的再次確認:我們爺兒倆抱了,你才算真的答應了我。父親頑強地張著胳膊,白發(fā)蓬亂,眼球渾黃,面目黧黑,四肢枯瘦,宛若一只凄風中的大鳥,干脆更像是大鳥的標本,萬寶山想。他微微彎下身子,小心地抱了一下父親。
幾天后,父親去世了。萬寶山很想盡快完成父親的囑托。倒不是因為那五塊錢的債務,而是父親在病床上那奮力張開胳膊的姿勢。正是那病鳥般的姿勢提醒著他,他不愿意父親死前的那個瞬間總在腦子里盤旋。
但萬寶山執(zhí)行父親的遺囑一直拖到秋天。萬寶山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衛(wèi)生學校當水暖工,他的小家經(jīng)濟收支大致平衡,偶爾略有盈余,可萬寶山出門也要算成本。秋天學校在國慶節(jié)后分批組織教職工去北京參觀,這才給了萬寶山當面向李玉澤還錢的機會。
出門之前,萬寶山才認真想到了債主李玉澤。其實他并不記得李玉澤,有關李玉澤一家,萬寶山都是從大哥那里聽說。在大哥印象里,李玉澤家總是比他們家吃得好。后來李玉澤調(diào)到北京去了,那一年,萬寶山還不到三歲。
父親的借錢典故隨著李玉澤一家的離開漸漸告一段落,他的另一種習性凸顯出來,他吝嗇;蛘邠Q句好聽的話,他極端地節(jié)約。他囑咐上街買菜的母親說,你買茄子,是買一個大的呢還是買兩個小的?依我看你要買一個大的。為什么?兩個小的會多出一個茄蓋兒,占分量。在家里他身體力行,帶頭喝隔夜的已經(jīng)餿了的菜湯,吃過期的藥片,不許點1 5瓦以上的燈泡。他還鋸煤——把一整塊蜂窩煤攔腰鋸成兩塊,說這樣分兩次添煤燒得更透。家中的米、面、油更要上鎖。萬寶山印象里,他和哥哥姐姐們從來沒有放開肚子吃過飯。
三十幾年過去了,萬家的孩子都已長大,就仿佛他們共同被父親的吝嗇嚇怕了,他們心照不宣地拒絕再和父親近距離地生活。他無事可做,干脆就獨自承擔了買菜的任務。說他買菜不如說那是撿萊,每天下午市場快要收攤他才前往,他坦然撿拾著菜販們遺棄的菜幫、菜葉,院子里的老鄰居們?yōu)榇顺靶λ,他們說,老萬什么時候撿到一塊肉就好了,也改善生活做一頓紅燒肉給我們看看。父親說改善生活還用得著撿肉啊,我今天就改善。鄰居們問他怎么改善,父親自豪地說,他準備做一份紅燒芹菜。眾人笑起來,父親卻不覺得這是玩笑。吝嗇在他,已不是生活所迫,那就像是他人生的一個信仰,或者生命的一個動力,簡直須臾不可離開。吝嗇在他,也沒有什么不光彩,能夠做到盡最大可能地不花錢,那才叫光彩。這的確,的確和借錢不還不同,這是一個人給自己找樂兒,礙著誰啦。
2009年秋日的這個早上,萬寶山坐在去往北京的城際列車上,衣兜里裝著父親囑他要還的錢。他不吃一口零食,不喝一口需要花錢的水。車廂里的售貨車來來回回在他眼前過了幾趟,同車廂的老師們把售貨車上那些食品袋扒拉來扒拉去的,他則看得淡然。他只是忽然想到,自己這習性是不是父親的影響呢?
火車進站,北京到了。萬寶山借用副校長的手機,按照父親廠里老同事提供的號碼給李玉澤打了電話。他掛掉電話,在鳥巢乘地鐵10號線,順利找到了李玉澤的住址,一個名叫綠水莊園的地方。
原來這是一片別墅。保安引萬寶山進了大門,熱心地指給他去往A8座的路徑。他看見了橋下的池水,水中的睡蓮,環(huán)繞水池的大片草坪,噴泉,木椅,一些樹種珍貴的樹們。他看見了一幢屋頂覆蓋著鐵灰色龜背形油粘瓦的。紅房子,一大片修剪整齊盼毛茸茸的草坪由房腳處伸展開來。形成一個足有上千平方米的庭院。一個五歲左右、留著分頭的小男孩跺著腳正沖他的母親大叫:我不喝法國的“依云”,我不喝法國的“依云”,我要剛才那種26塊錢一瓶的“無量藏泉”,26塊錢一瓶的礦泉水…
本打算進院的萬寶山,站在A8的木柵欄之外背過身去,一陣莫名地瑟縮。夕陽西下,幾個仰著臉放風箏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只紅嘴的黑鷹展著雙翅飛得最高,威風凜凜地俯視著大地白一個形象忽然在萬寶山腦子里復活了:病床上的父親張開胳膊對他的那個乞望,凄風中的大鳥樣的乞望。
他腳步均勻地再一次朝著A8走去。
(選自《上海文學》2010年第5期,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小說塑造的父親同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是同一類人,但葛朗臺吝嗇得讓人憎惡,而父親的吝嗇卻讓人心酸,因為這種吝嗇中折射出時代對人的擠壓。
B.1956年在中國的當代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作者用小說的形式反思那個年代,也隱含了對物質(zhì)豐富的今天是不是遺漏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的質(zhì)問。
C.父親臨終交代還賬,絕非后來的良心發(fā)現(xiàn)。似乎微不足道的五塊錢,蘊含了巨大的道德容量,表現(xiàn)出吝嗇過窮日子的老一輩中國人對道德底線的堅守和捍衛(wèi)。
D.小說不寫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但是追求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擷取平凡的生活場景,將焦點緊緊鎖定在人物的身上,精細入微地描繪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變化。
E.小說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父親的吝嗇和萬寶山在潛移默化中繼承了父親的吝嗇,但作者的立意并不在于寫吝嗇,而是通過一筆債務,對比了兩個時代的巨大差異。
(2)試分析小說開頭詳細刻畫父親臨終前同萬寶山相抱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6分)
(3)小說運用對比手法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請找出兩例具體分析!16分)
(4)小說中的父親身上,既有吝嗇這一特點,也有臨終還債這一閃光點,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
點,結(jié)合現(xiàn)實談談你的理解6(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25分)
12.閱讀下兩的文字,完成l¨-(4)題0(25分)
吳恩裕:“歪打正著”的紅學家
王堅
提起吳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會想到他的著名紅學家身份。然而不為人知的是:這位“海歸”政治學博士從事的老本行、最為心儀的研究對象,并非紅學,而是鉆研了多年的擁有驕人成績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他后來一直想從紅學中抽身回來,重新做他的老本行。“文革”后,他確實得到了機會,可惜的是,最后他卻終究未能重新回到這片園地。別人稱他為“紅學家”,他只是多次自嘲:“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吧!”
1933年,吳思裕從
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yè)。 1936年,他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吳恩裕的導師拉斯基教授,英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政治活動家,不但指導他完成論文,還關心他的生活、職業(yè)前途等。他在拉斯基指導下完成的博士論文《馬克思的哲學、倫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譽為“我迄今見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論文之一”。 1939年,他取得博士學位,拉斯基愿意為他推薦出版博士論文,并介紹他去美國任職。然而,吳恩裕卻決定回國。
回國后,他在重慶中央大學、
北京大學等校講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編寫講義,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學著作。正當壯年的他意氣風發(fā),一邊從事研究,一邊又試圖以其所學,為中國的民主憲政出力。他在當時著名的《觀察》周刊、《世紀評論》、《東方雜志》上發(fā)表政治學專論。
1952年政治學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吳恩裕作為從業(yè)者之一,顯然受影響。這是他離開政治思想,“躲”進“紅樓”的時代失背景。然而,除此之外,他作這樣的選擇,與他個人遭遇的不順也不無關系。隨著院系調(diào)整,他由
北京大學調(diào)到北京政法學院,從事這門課的教學研究的條件大不如前。作為政治學巨擘拉斯基的弟子,他不免有一點點心高氣傲,這對他當時的處境而言并不利。
他曾經(jīng)被暗中栽上“對組織不滿”“有反動言論、反動活動和反動著作”等莫須有的罪名。1958年,他個人被宣布為“個人名利思想的典型”、“資產(chǎn)階級白專道路的代表”,他的文章《論中國國家的起源問題》也受到批判。他曾經(jīng)有過機會去做他的老本行,除人民大學想調(diào)他外,
北京大學三次通過組織手續(xù),要調(diào)他去擔任專職或兼職教授。但是,他所在的學校卻拒絕批準。對此,吳恩裕只得徒喚奈何。
吳恩裕在《曹雪芹叢考·自序》中有過這樣的交代:《紅樓夢》一書,他年輕時就讀過,但興
趣并不大;只是王國維、胡適對曹雪芹的考證,才引起過他的興趣。隨著時代的變化,自己三十多年從事的專業(yè)不能繼續(xù)做了,心情的苦悶可知;恰好,那時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相繼出版,它們引發(fā)了自己年輕時曾經(jīng)有過的對曹雪芹的興趣——于是, 從1954年起,就下決心寫出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曹雪芹傳記。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吳恩裕在干校期間,盡管一只眼睛失去了光明,但仍以熠熠生輝的目光,不光在撥弄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殘編斷簡時,常有驚人發(fā)現(xiàn);更有意地注重實地考察,敢集各種流落民間的蛛絲馬跡,以期從中發(fā)現(xiàn)有關曹雪芹的各種陳年往事。后者,也正是吳恩裕治紅學的獨特之處。他珍視口頭傳說,北京西郊的香山,江南各地,都有他為實地考察和體驗而留下的腳印。他跑野外、搜資料,勤奮讀書,他考證出很多曹雪芹新的生平資料,其中不少有實物為證。他所用的方法和結(jié)論,或許到現(xiàn)在仍有人不斷質(zhì)疑,如周汝昌就這樣說他:“恩裕兄為探研雪芹,一腔熱誠,全力以赴,世無第二人。因心太切,意太癡,遂為妄人所乘,將偽造‘資料’向他‘炫示’,吊他的胃口。他太天真,識辨力又不足,一概深信不疑,又不喜聽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學術上受到損傷。”他對于紅學界的貢獻與影響,卻是公認的。
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同行徐大同說:“我去吳先生家拜訪近十次,每次談得最多的,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吳先生心目中,政治思想史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他在做不了老本行的情況下,沒有一味地悲哀嘆氣,而是另辟蹊徑,進入一個對他來講屬于全新的研究領域,從頭開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是值得佩服的。他在困境中的堅持與開拓,體現(xiàn)出一個學者應有的本色。”
(《名人傳記》2012年第3期,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吳恩裕是一個“特殊的紅學家”,因為在1949年以前,吳恩裕本來是一個成名已久的政治學家,而且發(fā)表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學專論。
B.從政治學家到紅學家,吳恩裕的這種奇特經(jīng)歷,使讀者感到了他的某種無奈,看到了他的苦悶,但同時也看到了一位學者的堅持與開拓。
C.紅學是他不得已之下的一種寄托,他卻能把它經(jīng)營成為自己的一種事業(yè)。他說“歪打正著”,含有自嘲,更主要的是含有比別人幸運的因素。
D.他研究紅學的方法和結(jié)論,一直有人在質(zhì)疑否定,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就認為他太天真,識辨力不足,又不聽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學術上受到損傷。
E.文章結(jié)尾引用徐先生的話,表明吳恩裕對政治思想史老本行的熱愛,又能在新領域成果突出,表現(xiàn)了一位學者孜孜以求、開拓進取的崇高品質(zhì)。
(2)根據(jù)文意,請簡要概括吳恩裕由政治學轉(zhuǎn)向紅學研究的原因。(6分)
(3)吳恩裕在紅學研究方面有哪些貢獻和影響?請簡要說明。(6分)
(4)有人認為吳恩裕更適合研究哲學和政治學,有人認為他更適合研究紅學。請結(jié)合文中內(nèi) 容,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恰?分)
A.假若說話真起了作用,那是很快樂的;如果一言半語就起到了決定作用,那就可謂一言九鼎,就會讓人無比快樂。
B.我國最大的舊石器博物館——泥河灣博物館開放以來,參觀的游客不絕如縷,大家紛紛一睹五萬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
C.“羹嗓”手術難度不大,但要看嗓音條件,有的適合手術,有的則根本無法手術,強行“美嗓”,很可能南轅北轍。
D.當然,實現(xiàn)幸福養(yǎng)老并非朝夕之事,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在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下,敬老愛老一定能夠蔚然成風。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時”活動來臨前夕,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給加拿大溫哥華“2013地球一小時首都”,以表彰該市在建設環(huán)保城市、應對氣候變化上的努力。
B.當?shù)卣膭钇髽I(yè)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chǎn)工藝和技術,構(gòu)建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軌道交通,興建屋頂花園吸附空中粉塵,建立公眾參與機制,營造重視環(huán)保的氛圍。
C.這些新型的“家庭農(nóng)場”,在一群農(nóng)場主的帶領下,正在積極尋找市場,渴求科技支持,主動規(guī)避風險,這給小戶分散經(jīng)營的農(nóng)村和農(nóng)業(yè)注入了新的發(fā)展活力。
D.午覺睡姿不當會導致視力下降、手臂酸痛、面癱等多種疾病,特別是趴著睡覺會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不僅可能誘發(fā)青光眼,嚴重的還會影響視力。
15.依次填入不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長安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從玉樹穿過。 , 。 ,
。 , 。
①一個在皇宮長大的冰清玉潔的少女,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艱險
②向她獻上真誠的頌歌
③文成公主便是沿著這條古道,從長安走到拉薩
④把自己的愛情與生命長久地留在青藏高原上
⑤其間穿過了多少湍急的河流與巍峨的雪山
⑥這樣一個無可復制的傳奇,吸引了歷代的作家與藝術家
A.⑤③④⑥②① B.⑤③①⑥④② C.③⑤⑥②①④ D.③⑤①④⑥②
16.根據(jù)文意.補寫出相關內(nèi)容。(6分)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覺細胞多集中在舌尖。片名《舌尖上的中國》用味覺來體驗一個國家,新穎而獨特。這里的“舌尖上”指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樂”,指
① ;“舌尖上的未來”,描述的是
② ;“舌尖上的浪費”,是指責浪費食物的現(xiàn)象。隨著使用頻率的提升,“舌尖上”指代的意義范圍擴大,有時會由食物轉(zhuǎn)向了語言、言論,如“別讓調(diào)節(jié)收入分配成為‘舌尖上的方案”’,說的是
③ 。
17.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選話題,另寫兩句話,要求使用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5分)
[示例]悲觀者說:人生沒有永恒的成功,就像季節(jié)沒有永遠的春天,總會春去秋來;樂觀者說:人生沒有永恒的失敗,就像天空沒有永遠的陰霾,總會云開霧散。
[仿寫]悲觀者說:
樂觀者說: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魏格納是德國著名氣象學家。一天,他生病住進醫(yī)院,不經(jīng)意間把目光落在了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便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突然他發(fā)現(xiàn)大西洋西岸的巴西東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與東岸非洲凹進去的幾內(nèi)亞灣,像是正好能夠拼湊起來,而巴西海岸每一個凹進的海灣在非洲沿岸幾乎都能找到相對凸出的一塊。“莫非大陸以前本就是一整塊,而后才因某種原因分裂為若干個零散小塊的?”在這個疑問的驅(qū)使下,魏格納終于在1912年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轟動了整個地理學界。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學習 http://e-deep.com.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