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琴》閱讀試題答案
學習頻道 來源: 《中國古琴》 2024-07-20 大 中 小
《中國古琴》閱讀試題答案
(1)傳承幾千年的中國古琴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其藝術表現力可見一斑。
(2)深邃、簡潔、從容,古琴的表現力讓聽者為之動容、動情,幽深的情懷直達心底,激蕩、回旋。古琴的有效弦長特別長,因而振幅大,振動時間久,其余音綿長不絕。余音綿長不絕,可以在演奏中出現古琴所獨有的“走手音”,“走手音”使本來是點狀的音連成一條圓柔的曲線。
(3)彈撥樂器一般都是點狀出音,即每彈一次出一音,因而音與音之間會有明顯的間隙,不連貫,在表現音樂的強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表現深邃、悠遠和更強烈的震撼力上,有著明顯的欠缺。然而,古琴的“走手音”卻恰恰能彌補這樣的缺憾,其造就的線狀音跡能讓聲音產生游動感,從而產生綿延無限的音樂感染力。在所有的彈撥樂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夠點狀出音,同時又能制造出大量線狀音跡的樂器,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4)此外,“走手音”還可以使古琴之音產生逐漸弱化的聽覺效果,由實而虛的張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綿延,深遠無限。這與拉弦樂器或吹管樂器所創(chuàng)造出的線狀音跡的表現力有著很大不同,古琴的漸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動產生的,時間有限,強度逐漸減弱,是自然產生的狀態(tài)。從聽琴者的角度來說,音色減弱迎合了人的心理變化趨勢,很容易激發(fā)出人們對人生的感情和其他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
(5)古琴之所以能營造獨特的幽深效果,也與該樂器自身的音域有關。多數樂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區(qū)發(fā)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區(qū)和超低音區(qū)發(fā)展,這往往能給聽琴者厚重、低沉、深邃、悠遠的感受,并激發(fā)聽琴者價值、意義上的感悟。
(6)無論從琴歌、琴詩,抑或從琴曲的文學內涵來考量,古琴與文學都有著淵源。古人喜撫琴 吟唱,琴歌以詩為主體,配合琴曲。琴曲、琴歌中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學內涵,或能敘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例如《廣陵散》《胡笳十八拍》等,都有著深刻而動人的故事背景,反映了主人公高尚的氣節(jié)、英勇的氣概或內心豐富的感情。而琴曲《瀟湘水云》等,則是借景抒情,暗示南宋王朝政治飄搖,琴人滿腹擔憂。
(7)藝術與美學有著不可分割的連帶淵源,從古琴藝術中,我們可以輕松領略到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特質所在。中國文人所崇尚的意境美、神韻美、品格美在古琴的藝術表現中一一滲透。古琴藝術寫照天地萬物、人生百態(tài),以形傳神重神韻,以物寫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學求悟重妙悟,追求“以己之心會物之神,以達于天地之道”的審美境界。
(8)(《鼓琴訓論》中說:“凡鼓琴,必擇凈室高堂,或升層樓之上,或于林石之間,或登山巔,或游水湄,值二氣高明之時,清風明月之夜,焚香凈坐,心不外馳,氣血和平,方可與神合靈,與道合妙!边@正是琴者的審美追求。這與我國文人所追求的精 神意境有著極大的契合之處!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背缟凶匀唬非笮撵`的回歸、人格的純凈,注重意境之美,正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人所遵從的審美心理。
(有刪改)
5.下列有關中國古琴“走手音”的藝術效果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D )解析:“這與古琴自身的音域較低有關”錯誤,中國古琴的漸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動產生的,與古琴自身的音域無關。答案:D
A.中國古琴的“走手音”能使本來是點狀的音連成一條圓柔的曲線,余音綿長不絕。
B.中國古琴的“走手音”造就的線狀音跡能讓聲音產生游動感,產生綿延無限的音樂感染力。
C.中國古琴的“走手音”能彌補其他彈撥樂器在表現深邃、悠遠和更強烈的震撼力上的明顯欠缺。
D.中國古琴的“走手音”可以使古琴之音產生漸弱效果,這與古琴自身的音域較低有關。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說明古琴與文學或美學有著淵源的一項是( A )解析:此項說的是古琴的藝術表現力,與“古琴與文學或美學有著淵源”這一內容無關。答案:A
A.古琴深邃、簡潔、從容的表現力,讓聽者為之動容、動情,幽深的情懷直達心底,激蕩、回旋。
B.古琴藝術寫照天地萬物、人生百態(tài),以形傳神重神韻,以物寫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學求悟重妙悟。
C.意境美、神韻美、品格美為中國文人所崇尚,這在古琴的藝術表現中都能一一滲透。
D.琴曲、琴歌中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學內涵,或能敘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解析:文中只說“以形傳神……重妙悟”是古琴藝術追求的審美境界,并沒有說這是“古琴藝術和其他藝術共同追求的審美境界”。答案:C
A.古琴琴弦振動的強度漸弱,是自然產生的狀態(tài),而音色減弱很容易使聽琴者心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B.作者列舉《廣陵散》《胡笳十八拍》《瀟湘水云》等琴曲或琴歌,意在說明琴曲或琴歌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學內涵。
C.以形傳神重神韻,以物寫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學求悟重妙悟,是古琴藝術和其他藝術共同追求的審美境界。
D.文中提及《鼓琴訓論》中的話和陶淵明的詩句,是為了證明古代琴者的審美追求與我國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著極大的契合之處!吨袊徘佟烽喿x答案
http://zhongkao.xuecan.net/yuedu/2944.html
陽光文庫 http://e-deep.com.cn/we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