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高三第二次模擬文科綜合試題及答案(18)
學習頻道 來源: 文科綜合試題及答案 2024-07-20 大 中 小
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
24. A 25.D 26.C 27.B 28.B 29.D 30.C 31.A 32.A 33. C 34. B 35.D
二、非選擇題
40.(1)各國通過變法,官僚政治逐漸取代貴族政治(或郡縣制逐漸推行,官吏的選拔任用逐漸取代貴族世卿世祿制);(2分)當時官場開始滋生腐;(2分)諸子百家提出了治國治官的理論。(2分)
(2)變化:一切權力包括君權都要受到法律監(jiān)督和限制;(2分)監(jiān)察機構不再獨立承擔法律監(jiān)督職責,形成綜合監(jiān)督體制;(2分)出現了輿論監(jiān)督和政黨監(jiān)督等全新的監(jiān)督方式。(2分)
原因: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嚴重,統(tǒng)治危機加深;(2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2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傳播;(2分)中國近代民主化進程的推動。(2分)
(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保證官僚隊伍的廉潔高效;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1分)(1分)維護社會穩(wěn)定;(1分),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發(fā)展。(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41.(1)提取信息準確,每個信息2分,共4分。
示例:
信息一:1950—1970年,政府服務占GDP中的比重逐漸上升,1970—2000年比重逐漸下降。
信息二:20世紀50年代以來,第三產業(yè)占整個GDP的比重超過半數并呈不斷上升趨勢。
(2)關于“說明”的評分說明:
一等:說明合理,表述準確,每個信息說明得4分,共8分。
二等:說明比較合理,表述基本準確,每個信息說明得2—3分,共4—6分。
三等:說明不太合理,表述不太準確,每個信息說明得0—1分,共0—2分。
示例:
信息一說明:1950—1970年,凱恩斯主義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經濟理論,政府對經濟進行大規(guī)模干預。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政府又逐漸放松干預。
信息二說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fā)展;政府對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等。
45.(1)準確掌握全國戶籍情況;(2分)合理征派賦役,恢復發(fā)展經濟;(2分)加強對地方的管理,穩(wěn)定社會秩序。(2分)
(2)積極:明代戶籍管理嚴密,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2分)保證了國家賦役的征派,控制人口流動 ,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2分)
消極:將戶類固定化、等級化,強化等級制度,壓抑了廣大民戶特別是社會底層戶類的積極性,不利于技術的交流和傳播;(3分)嚴禁民眾遷移逃亡,加強了社會的封閉性,不利于人口的流動和社會進步。(2分)
(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46.(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2分)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分)舉行了首次國會選舉;(2分)政黨政治開始出現。(2分)
(2)國民政治素質和政治參與意識都較低;(2分)袁世凱派人暗殺宋教仁,破壞憲政;(2分)內閣更換太過頻繁;(2分)總統(tǒng)選舉充滿恐嚇。(2分)
47.(1)歷史背景: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對美國的沖擊;(2分)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勢力占上風,實行“中立”政策;(2分)美國希望禍水東引。(2分)
(2)變化:由中立自保(或綏靖)政策轉向積極援助反法西斯侵略。(2分)
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危害了美國的海外利益(或出于美國國家利益的需要)(2分);美國國內積極和平主義逐漸取代了孤立主義思潮;(2分)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逐步復蘇;(2分)國內矛盾有所緩和。(1分)
48.(1)看法。第一種是肯定。孝文帝改革注重學習漢人先進的制度和文化,鞏固北魏的統(tǒng)治。(3分)第二種是否定。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摒棄了鮮卑民族文化,是對鮮卑民族文化的踐踏和否定,不利于社會發(fā)展和本民族進步。(3分)
(2)整頓吏治,打擊腐。唬2分)發(fā)展經濟,增加財政收入;(2分)加快民族自身的發(fā)展進步,促進民族融合和中華民族的發(fā)展;(3分)孝文帝高遠的眼光、大無畏的勇氣與決心、堅強的意志,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開展。(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文綜學習 http://e-deep.com.cn/wenke/